《老人與海》看人生

 

擔泥網第一份的閱讀報告

看了兩個關於大海的故事,《老人與海》及港台電視《大海之笑顏》,都是講人生,不同的社會習慣產生不同的態度。在香港,如是,我們怎樣?靜待你發掘。

 

: 「盡我所能,心靈富有。」

 


書名: 《老人與海》

著者: 海明威

 

一本書的成功,因為有一個大家共鳴的故事,你知道這個故事的由來嗎? 這本書的創作靈感也是源自於一個共鳴的故事。這天,陽光燦爛,海明威獨個兒一個到海邊的沙灘,看見一個老人坐在沙灘上,望向蔚藍的天空,碧水粼粼,使人心起舒暢的美景,但老人臉上卻沒有一絲的笑容,他便走到那名老人的旁邊並坐了下來,細問下,聽了一個動人的故事。

 

老人說道他自己不久前在暴風雨的晚上,在海中與一條大魚搏鬥,大家互相爭持了足足兩天,最終當然是那名老人戰勝了,那條大魚的體積很大很大,至少老人的那艘漁船也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,唯一的方法,就是把大魚用繩子綁在船尾,好不容易慢慢地拖到岸上。好景不常,就在回程的途中,大魚的屍體便給一批肉食的魚群突襲,不消兩小時便把大魚吞下。老人對此情況束手無策,也無能為力。這就是海明威所聽見的第一個有關漁民的故事。

 

某一次,海明威於戰爭期間,親眼目見士兵在他的面前死去,很可怕,很恐怖。失去與擁有;生存與死亡同樣是一線之隔。這就是海明威所對生命的看法,人死了真的什麼都完了,他對愛,對生命有一種全新的看法,對它更彌足珍貴! 有人問,人是犯濺嗎? 往往人要親身經歷過,才有一種重新的體驗。

 

老人與海的故事,由起筆到完成是得來不易,說了很多人生,還說了很多哲理。故事說到小朋友應否繼續與老人一起出海捕魚,是否跟著其他漁民一起便一定有大收獲而放棄老人。生活中我們常面對不同的選擇及抉擇,錯了不能回頭,因為除了時間溜走了,機會沒也了。正如剛剛所說,如果作者海明威沒有踏出第一步去問問它人究竟發生何事,這書流芳萬世的巨著我們還有機會看嗎? 老人走了后,機會也沒了,故事也跟著大魚永遠消失於海中。此事後,海明威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海洋中不同的魚類及其不同的生活習性,就此豐富了《老人與海》,開拓了我們。

而我的人生怎樣? 沒辦法了,我太平凡了,毫不特別! 好像生存在這個空洞的世界裡,一直都是平凡地過,生活不充實,但有生存的感覺! 可能我們活在香港,在和平時代出生的人,一切都十分安全;有時,安全得十分無聊,所有東西都好像毫無意識,生存的真諦是什麼?

答案是:「感謝」。

以大魚給魚群突襲為例,辛苦了,卻一點回報也沒有,反而漁翁得利。因為這就是人生,人生百態,做人難,為事難,往往遇到很多無奈,苦衷。但我們不要凡事怨,生命中常存恩。我們應要感謝大海,給我們食物,也給我們健康。

懂得說感謝的人,知足的人,常滿樂也! 盡我所能,心靈富有。

二零零五年,四月九日(六)

此 頁 所 有 內 容 嚴 禁 轉 載 !

(c) 2001-2005 Welcome to Danny Lee homepage. All Rights Reserved.